艰难的赛鸽之路
来源:声明:本站仅仅是交流性质,如果引用的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05-12-27 15:33:46
浏览数:1903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韩强
中国赛鸽活动的现状分析:受国际赛鸽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式相对稳定的共同影响,赛鸽活动已由早期的娱乐和业余消遣向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过度。2004年,一个公棚赛的总奖金首次突破320万元人民币,高额奖金的诱惑和刺激加上人们对在某一领域成功、成名的渴望,赛鸽活动被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度,相关产业、企业、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尤其是优良种鸽的产、供、销经济链市场已渐形成。但因种鸽“质”的标准无法统一和限定而使流通渠道和方式复杂而多变,问题更多,也滋生了赛鸽活动中的弊端和种鸽交易中的欺诈行为。饲养赛鸽简单易行,但获胜难度极大,致使一些年轻的新手对赛鸽理论和真谛的理解变的浮躁浅薄。赛鸽活动渐被世人理解,地位逐渐提高,但进入该行业的人员素质却参差不齐,一夜暴富,一赛成名的心态不能说没有,一个真正赛鸽人的赛鸽艰辛之路,局外人难以体会,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即使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不见彩虹者屡屡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赛鸽家和育种家不会追求一场次的胜负,即然爱鸽无悔,既然目标远大,就应该踏踏实实走一条持之以恒之路,坦诚刻苦认真的从事您所钟爱的赛鸽事业,以严肃务实的态度引种、育种、参赛。
爱鸽人(限喜欢赛鸽的人)易激动,不服输,嫉妒的本性是更改不了的事实。因竞争才使得赛鸽活动愈演愈烈,赛场上胜负难以把握使赛鸽在种、养、训,以及种鸽的鉴定、参赛技巧等方面更细致多变;理论和方法更神秘莫测。高额奖金的刺激,又使盲目的狂热者在舆论的引导下,用金钱买着教训。因此,系统全面的剖析赛鸽活动势在必行。关于赛鸽方面的专著并不鲜见,但主题“擦边球”式的多些。并非作者们写不出,而是前面提到赛鸽领域的某些特质使书者爱莫如讳。鸽界高手太多了,养了仅半年鸽子,聊起来旁若无人,吹起来一天一夜,实际上都是高手,谁也不服谁。辛劳笔耕,一片唾沫星子就会让你一蹶不振。人人憎恨黑哨,其实又是鸽人自己促成了黑哨。
有人不止一次问笔者:是不是从小就特别钟爱鸽子这种动物?我的回答:在三十年中有三个不同的答案,上世纪80年代羞羞答答告诉人家无所谓喜欢,玩玩而已;90年代已敢称业余爱好;进入本世纪,理直气壮地说为追逐名利而喜欢赛鸽,再不用遮遮掩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第三种答案是实在的,前两个回答蒙了一层虚伪的面纱。在某网站论坛中,好象一提到钱字,论友们就特别的敏感,总跟赌啊,俗啊连在一起,这么简单的虚伪表现,竟然很少有人去揭露,随声附和的众多,如谁敢去说实话,准有成群疯狗“扑咬”,表白自己的清高。果真如此吗?剖析一下赛鸽人三种心态:一、确有部分年长又生活富裕的悠闲阶层,有一搭无一搭养鸽消遣取乐,不在乎输赢,比赛丢光了再找人取讨,有钱也不买。二、勒紧腰带挤出钱引进高价种鸽适当卖出子代换点赛资,这部分鸽迷占多数。三、资金雄厚,纯为竞赛,憋着劲直冲冠军而来,名声显赫,不用使用各种广告手段也门庭若市。四、隐藏最深最使人容易上当的就是那种伪君子式的人物,在媒体上总以正人君子的模样出场,故作高深,满腹经纶。好象市场管理员,谁一提卖鸽,一提钱,他总会跳出来引经颂典痛斥一番,再拿出几段年轻鸽友不曾知道的那点东西一摆,哈!即清高又学问高深,欲擒故纵,崇拜者心甘情愿的把钱悄悄送上去,别管买的鸽子如何,卖鸽手段很高明。我98年就写过实话实说的系列文章,曾遭围攻、谩骂,事过境迁,拿出来再读,现实有幸被我言中了。有些人服了,有些人还在骂,其实心里也服了。赛鸽早就成了商品,何必遮遮掩掩。谁不需要钱?没钱靠喝西北风活着?别站着说话不腰痛。参赛都是免费的吗?养赛鸽需要不断引种、改良,没钱,你怎么办?撕下这张真伪善假清高的面皮,更坦然,更直观的在鸽界混不好吗?中国人的收入水平还不允许虚伪的清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这道正当,就不能心存嫉妒,要正视。虚伪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好象一只种鸽冠以外国头衔就被认可,明明当初买的是胡本家族太阳城冠、亚军的子代,也曾大肆广告鼓吹,可当冠、亚军被中国人买来后,之前国人买来的那些子代突然间消声匿迹了,又是虚伪和妒忌惹的。虚伪和妒忌使赛鸽活动人为的复杂化,神秘化,进而乱子层出不穷,牢骚满腹,又有几人在律己上下点工夫。一代大师慕利门买了别人的鸽子全世界暴光都不忌讳,我们更尊重他了。鸽迷需要坦诚,鸽界需要坦诚,做人更需要坦诚,这仅仅是一种愿望,真正实现尚有距离,归根结底,还是中国鸽友穷人占多数,穷则思变,穷则生异,但靠投机取巧改变不了现状。
说实话,五年前就有写此文的冲动。五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算沧海一粟。但是,在一个人的赛鸽生涯中举足轻重。中国赛鸽和中国鸽友五年中走过的艰辛发展之路让世人刮目相看。本人也在这种发展中经历了苦闷、挣扎、反省再反省的过程。但还不能说醒了。可能永远也醒悟不了。总有人会总结,有的在心里,有的在言谈话语中,总结和反省的过程千奇百怪。有人能写却没时间,更怕说错,言论自由也要有个限度,不能胡说八道。写了,是让别人看的,或争论,或讨论,在争论和讨论中受益。尤其是赛鸽领域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局外人笔杆子再硬,只有望鸽兴叹,无奈拜拜了。
鸽界常用高手来形容能人,但书者却不能冠此高誉,称为“赛鸽笔奴”更恰当些。服务是宗旨!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