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千公里朝发夕至实例的科学分析

来源:声明:本站仅仅是交流性质,如果引用的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05-12-27 15:04:41   浏览数:824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作者:王伟克(执笔)
    我协会2004年春季竞翔按照预定的计划紧张有序进行,其中千公里级比赛于5月2日集鸽1688羽,5月4日早6时开笼,当晚共计有90羽赛鸽报到,创我会成立24年来未有之记录,也是山东信鸽竞翔历史上首次突破千公里当日归大关,这样的佳绩,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也是不多见的。我会上下欣喜万分,兹将创造这次千公里当日归的主、客观条件做简明的科研性总结,向全国鸽友做初步汇报。
    我会这次千公里竞翔系首放湖北省十堰市。去年我会在集体研究司放路线时,就决定试放十堰,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千公里竞翔项目是我市的强项,以往无论放南线还是西线,成绩总的来看都相当不错,但从未有千公里当日归记录。原西线渭南站赛鸽放出后,因地形原因要爬坡,多次实验后显示影响分速。南线岳阳站属水网地区,火车不能直达,需要汽车接力运输,费时费力赛鸽休息不好,成绩有波动。十堰市是新辟赛点唯一里程足够,火车还能直达的地方。但去年因“非典”千公里项目取消,试飞十堰改在今年施行。我协会新改选的领导班子和竞翔、科研主管部门,集体研究了千公里竞翔具体实施细则,为这次长距离赛事的圆满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打前站和押车司放的同志叙述,十堰市的地形西高东低,南北侧山区形成的峡谷向东面赛鸽回归方向开口,有利于赛鸽定向起飞;多年的司放经验证明,赛鸽的远程运输,利用铁路较公路效果为好,有利于赛鸽提高竞翔成绩。具体原因我们认为有颠簸较轻,赛鸽节省体力,应激反应小和单笼运输摆放,放飞前赛鸽居笼内视野开阔,定向较封闭的放鸽车有利两点。我会派人先期赴当地勘察地形并实测了GPS数据,传回我市经后方精确计算,保证我会所有参赛会员的鸽舍与司放点的直线距离,全部满足中鸽协竞赛规程中,要求实际翔距达规定赛距95%的条件。此次竞翔省派裁判随车监放,十堰市信鸽协会秘书长亲临司放现场,检查鸽笼铅封并签字盖章,监督证明我会这次比赛实施过程规范真实有效。我会竞翔部详查了列车时刻表,确认列车在十堰站仅停车3分钟,而在十堰的前一站六里坪停车时间稍长,便于鸽笼卸车,遂将卸笼站点确定于六里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证明,6分钟内57笼赛鸽紧张卸完,车已开动,我会随车司放员是从已开动的列车上跳下的。(我会事先已曾为此做好两手准备,在列车不等人的情况下,若六里坪站卸不完全部鸽笼,将安排人员随车至十堰站再卸,有备无患)司放人员随即租赁两部货车将赛鸽运送到十堰军分区招待所大院内过夜,落实了赛鸽的安全保卫措施,确保万无一失。期间适时给赛鸽喂食饮水,赛鸽在当地停留约16个小时。次日拂晓前,车载赛鸽越过十堰市约30公里到达选定的司放点,避开对赛鸽定向有严重干扰的十堰发电厂,选择一处开阔地为司放场,早6时天亮后开笼,鸽群未在原地盘旋,分两大群直接往家乡方向飞走。
    我会近700会员精心挑选了将近1700羽赛鸽参加千公里大赛,实践证明,青岛鸽友手中的赛鸽,整体素质近年来提升明显,千公里竞翔由次日傍晚见鸽,到次日中午见鸽,再到次日晨见鸽,发展到今天的当日归,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我们协会会员在引种方式上,经历了从引用国内天落鸟、南方江浙名舍成绩鸽、台湾天落鸟、远洋轮下船外籍天落鸟,到目前的从欧洲实战鸽舍直接引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的种鸽,中短程、中长程各不同品系竞相引进繁殖,各种赛距都有适用武器,各种武器在不同的赛距中都能得到检验和发挥。同时,在赛鸽的训练和调整赛鸽状态适应比赛方面,大家也下了很大工夫,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多年来,青岛赛鸽的整体素质和竞翔成绩,在全省是名列前茅的,在全国也有日渐走高的知名度。正如国际流行谚语所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见微而知著,未雨而绸缪,千公里级竞翔的参赛会员当天下午都不约而同地等在鸽棚中,终于如愿地迎接到近百羽“千里江凌一日还”的空中健儿!对天候、赛线、鸽质的准确掌握和成熟分析,围绕千公里竞翔许多个365日的持续努力终得回报,这也是本次优异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原因。
5月3日,中原一带大面积阴雨,4日转晴,为我市千公里放飞提供了极好的天气条件,放鸽民谚有“雨过天晴,放鸽最灵”之说。放飞当地当时为东南风约3级,侧风不逆。很快,途中转西南风3至4级,正好顺风,归巢赛鸽群可借适宜风力加快归巢速度。当日沿途难得气温不高,仅有约20摄氏度左右,处于赛鸽长途飞行的最佳温度范围。从十堰到青岛的赛线,大部分是平原和丘陵地形,没有山区和高地挡道,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好赛线,可以固定下来,继续使用。
    总之,我会认为这次千公里赛事,设计科学,组织合理,措施缜密,策划得当,尽占天时、地利、人和与鸽质到位等诸有利条件,在新一届鸽会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对赛事的充分重视和大力配合下,利用难得的时机,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否则,仅有理想的客观条件,也是不能如愿的。我们将进一步分析总结这次竞赛的实施,挖掘其中科学竞翔的有益规律,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兄弟协会,以及广大鸽友不断提高赛鸽运动的发展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会上下也清醒地认识到,千公里赛事在国际上毕竟属于“隔日赛”,当日归现象虽间或出现,但始终处于可遇不可求状态,不能视为必然出现和经过进一步努力,最终可以成为固定事实的现象。那样理解和宣传都是不科学的,不实事求是的。诸多主客观条件不具备,千公里当日归的成绩,很有可能长期不再重复出现,对此我们是有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的思想准备的。同样,对于至今尚未取得千公里当日归成绩的兄弟省市鸽会,并不能因此而轻视,不等于人家的赛鸽和操作手法就一无是处。今年春季千公里级赛事取得当日归巢佳绩的,也非仅有青岛市信鸽协会一家,兄弟省市鸽会经验丰富,卧虎藏龙。国内更有先期就已经创造出千公里当日归赛绩的先进地区,足以作为我们的榜样和楷模。我们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一个规模不大的赛鸽协会,要不断虚心向老大哥协会学习,取人之长,充实自己,兢兢业业,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为我市我省和全国赛鸽运动的顺利发展,持续做出开拓性探索和实质性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