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鸽协秘书长养鸽感悟的生活真谛
来源:丹东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2-05-09 9:38:03
浏览数:7113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养鸽四十载感悟生活真谛
一走进科达小区迟树根家的阁楼,首先听到的就是鸽子咕咕的低语。鸽舍里,上百只鸽子目若宝石,羽毛光亮,在笼中飞动或栖集。这些鸽子都是市信鸽协会秘书长迟树根的宝贝。一提起鸽子,迟树根的眼神马上亮了起来,话也变多了。迟树根希望在今年全国的信鸽比赛上,他的鸽子能取得好成绩……
结缘——街边邂逅
迟树根1962年出生,那个时代,物资匮乏,儿童玩具很少。上世纪70年代中旬,迟树根在马路上捡到了一只小鸽子,带回家养着。没想到,这一次偶然竟使他与鸽子结下了近四十年的情缘。
第一次养鸽子,迟树根喜欢得不得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鸽笼看看。睡觉也惦记着鸽子,半夜爬起来跑到鸽笼去看看鸽子是否安好。渐渐地迟树根摸索出一些门道,捡来的鸽子也越养越壮。后来他怕一只鸽子孤单,就要来一只鸽子给它作伴。两只鸽子孵了蛋,生出小鸽,然后就越养越多,到了1979年底即将当兵入伍的时候,鸽子已达二十多只。入伍前,他含泪将这些鸽子送了人。迟树根坦言,在部队,常常怀念的就是这些鸽子。他打定主意当兵归来后,一定要重新养鸽。
1981年,迟树根当兵归来,参加了工作,又重新养起了鸽子。这时他晓得养鸽也要懂专业知识,于是四处搜集养鸽的书。当时的资源很少,有关养鸽的书上海比较多。每次一有机会去上海,迟树根都抓紧时间淘书。他笑称,那些岁月里,自己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每淘到一本书,都如获至宝,回来就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当时,迟树根的床边枕下都塞满了养鸽书籍,半夜醒了还要看上两眼。工作再忙,迟树根也要趁中午休息时间跑回家去喂鸽子。
感悟——人生在勤
养鸽养了半辈子,迟树根从这些能认家的鸟儿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是它们养成了我勤劳的习惯。”迟树根说。为了养鸽子,他从来没睡过一个懒觉,每天早晨6点准醒,之后要给鸽子喂食,放鸽子出笼遛上一圈,打扫鸽舍,等忙到一身汗,上班时间也就到了。现在迟树根有了自己的生意,每天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鸽子上,如果赶上了鸽子要参加比赛,迟树根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为鸽子集训。迟树根家中有一个大橱柜,里面装着各种信鸽比赛的奖杯、奖状。迟树根对这些看得很淡。他说这些奖杯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他收起来了。迟树根认为,在比赛中鸽子得了第一名,是对自己平日心血的肯定,奖杯不用摆出来炫耀。
养鸽有得,也有失。2008年,迟树根新引进了几只种鸽,经过简单消毒后就放进了鸽舍,没有扎疫苗。这一小小的疏忽为迟树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几天之后,种鸽群内就出现疫病,开始大面积死亡。迟树根回忆,当时每天早晨打扫鸽舍,都能拣出几只种鸽的尸体。短短二十几天,种鸽死了上百只,心疼得迟树根夜里都睡不安稳。“一点小事儿马虎了就会吃个大亏,这是我学到的教训。”迟树根说。
收获——以鸽会友
迟树根表示,养鸽一定要注意邻里关系,要把鸽子训练好,不要随便往别人家飞,更不要在别人家造脏。这方面迟树根做得很好,养鸽几十年,左邻右舍一直很和睦,从未因养鸽红过脸。不仅如此,迟树根的鸽子还帮了邻居不少忙,谁家养个花草,都到他这里来讨一点鸽子粪,迟树根每次都盛满一袋备好,邻居朋友养好了花,常给迟树根送上几盆。提起这事儿,迟树根一脸自豪:“你应该夏天来我家小区的花园看看,那花儿开得可茂盛了!都是用鸽子粪喂出来的!”
因为赛鸽,迟树根结交了许多好朋友。“除了西藏、新疆,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我认识的人,说收获,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豪爽且好客的迟树根常常招待朋友到他家中小聚,阁楼成了会客室,就着一壶茶水有时能聊到天亮。
多年养鸽子,迟树根对人生也有些别样感悟。他说,人就该像这信鸽识途一样,就算回家的道路再漫长,只要认准了方向,努力飞翔就好。
见习记者 边笑驰/文并摄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