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起飞早、迟辩优劣

     幼鸽从出壳开始一直在接受淘汰的考验,部分幼鸽在出壳时脐收缩不好被淘汰了;部分生长发育明显慢于同胞姐妹的被淘汰了;部分骨骼发育畸形的被淘汰了。
  经过四周的哺育后,幼鸽开始要准备出笼、起飞了,在这个阶段它还要经受一次淘汰的考验——根据出笼早与迟,起飞早与迟的表现进行筛选。其实这次筛选也是对主人的一次考验,特别是对套有特比环的幼鸽,由于时间上有限制,主人对舍取常会犹豫不决。本人就经历过两次犹豫所致的浪费。
  例1:一只特比环从淘汰的幼鸽脚上取下时,离决赛时间不到5个月了,重新套上的一只幼鸽到又到一个月大时,从外形、手感上来看几乎无可挑剔,唯一不理想的就是出笼迟、起飞更迟,40多天还不敢起飞,鸽群一起飞,它就往笼门里钻。当时想想再杀掉重套,时间实在太短了,就留下它再作一次试验吧,也许奇迹会出现。平时对它特别注意,经多次抛飞后,它终于跟上鸽群家飞了。换羽后的它,体态更加漂亮了,当然它的血统也是不差的。训放开始后,它一路来是跌跌碰碰,虽然撑到了决赛站上笼,终究500公里回不了家。
  例2:今春出了一只特比环幼鸽,出笼到不算迟,可就是不肯起飞,不随鸽群家飞。由于它是新配对所出,为了检验配对效果,明知没有希望但还是留下了它,结果在200公里训放时就说“再见”了。
  鸽子的外形要漂亮,血统要好,但归巢还是要靠机灵的头脑和聪明程度。起飞的早与迟就是看不见的聪明所表露出来的行为表现吧。
  由于信鸽在比赛中出乎意料的结果太多,使我们在选取鸽子时产生侥幸的心理也是在所难免的。有许多明知被证实是是不好的,却还要再度试一试,希望出现奇迹。今天想来,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养鸽者进步不快的原因之一吧。谁跨过了这个坎,谁就能站在队伍的前列;谁领悟的快,谁的浪费就少。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6-11-22 17:42:36
主要看血统怎么样? 只要鸽子健康就可以用
    2006-11-20 15:14:26
18天分开,和24天再分开,没什么区别,我今年的赛鸽都是18天就和父母鸽分离,也没好到哪去!~反而饿得半死,分开两天,才会吃东西!~吃的不好,专挑小食吃,体格怎么能好呢!~不过,比一般的鸽子会飞的早!~
    2006-11-15 19:56:27
现在有鸽友18天就将幼鸽与父母鸽分离,使幼鸽从小得到锻炼,不知效果如何?
    2006-11-15 15:34:05
失利!!不可以这样的
    2006-11-15 9:44:44
是啊选幼鸽是最难的事,现在比赛早熟点的鸽子毕竟优一点
    2006-11-14 20:42:20
农村有句俗话:从小看到大.意思就是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秉性.鸽子也一样,从幼鸽的时候基本上可以看出一羽鸽子的好坏.养鸽,需要的就是留心观察,多动脑筋.
    2006-11-14 16:26:13
不错,我还是认为出窝早的鸽子比较早熟、聪明。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