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牧鸽人(图/文)


牧鸽人沧桑之风雨牧鸽人

 

  还是那个久远的年代,那牧鸽人的风雨人生、悲欢离合,说起来虽已是陳年旧事,却总唤起我无限的追忆,我努力地去回忆,总想给自己留下些什么,遗憾的我非文人骚客,很难如愿。如今始胡乱涂鸦,姑作妄言,算是对牧鸽人那已逝去的年华一篇回忆吧。                
               
                                [一]  舞狼毫重提旧事、话人生戏说沧桑

  韶华瞬逝,岁月倥偬,弹指流光数十春。当借狼毫抒旧事,风雨年华更峥嵘。
 
    话说还是那个遥远的年代,在南国边陲荒漠的古道上,一羁旅之人,风尘扑扑,牵着他那疲惫不堪跋涉的瘦马,千里独行。那古道荒原被西落的残阳染得血红血红,蕭瑟西风吹干了他的嘴唇,口渴难耐,他抬头望望天,天際浸淫在暗红色的云彩之中,羸瘦的马驮着行囊竹篓。孤独的他在赶路。可叹山关险阻、路途遥遥,家乡、亲人又离得那么遥远可思而不可及。飘零在天涯的游子,望着那古道旁小山岗上的老树枯藤昏鸦,败落的藤蔓苦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凋谢的蒿草, 那栖息在老树上的“昏鸦”,不时呱呱地哀叫几声,催人泪下。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不叫游子肠断。

    长途跋涉的他已是疲惫不堪,感到非常困乏,他牵着瘦马沿着长满衰草的山坡小道,走上空旷的小山梁,将马栓在棵小树丫上。他从行囊中抓出一把黄豆喂给马儿吃了。从马驮上解下己干瘪的赶马人用的盛水皮囊,拿出一块糕粑,走到老树旁坐下。他又想着那些留在山寨老覃叔家中的鸽子,想着山花姐,想着老覃叔父女对他的恩情,不覚又黯然泪下。这些无言的思念也不知过了多久,瘦马一声长嘶使他从沉思中醒转过来,这时寥落的村舍不见了炊煙,天色已昏暗下来,他又错过了宿头,望着这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古道荒野,心里有些慌神,他慌忙起身走近马前停住,喃喃地对瘦马说:“马儿啊!马儿,要委曲你了,你看我们又错过了投宿,只好再委曲你驮着我疾行几步,尋找个投宿之处,也好喂你些草料。”他边说边从马背上解下行囊背着,提着装着鸽子的竹篓,翻身上了马背,催马下山。

    瘦马下了山岗沿着古道趲行,慢慢地周边的景色变得糢糊继而消失,人马在昏黑的古道上又疾行了个多时辰,远远望见前方道旁挑出一盞昏灯,想来是个客棧,不由心中一喜,又催马紧赶了一程来到店门外下马。近前一看,见一老者横坐于门外木板凳之上,口叼一桿长煙袋,从门上方竹桿斜挑出一盞闪发黄色光芒的灯,借着昏灯的微光,见门前秃树上钉着一块早已风雨斑剝的木招牌,上書“古道马棧”。

    老者见有马客投店,忙起身招呼曰:“客官可要歇店?”他忙答应“是啊!有劳老人家安顿。”老者接过马绳喊道:“丑妞快出来,有人歇店,可先将马驮卸了,牵入后槽上料。”只听后院一声“来啦,来啦!”人隨声到,一姑娘家从门内闪将出来,接过老者手中缰绳,将马牵入院内去了。

    老者将他安顿好后掌上灯问道:“客官如不曾用饭,小店现有一些煮熟的毛芋头和蕃薯,可供客人食用。”他答道:“有劳老人家,就用些蕃薯吧。”这时丑妞已将行囊和竹篓提了进来,他忙接过,将行囊置于木板床上,竹篓放床侧壁边。这时老者才看清来投宿之人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娃子。

    老店主出得房来径直朝后院走去,来到马棚查看小娃子的马,他认出是一匹山里人驮运货物的马,心里纳闷,这娃子莫非是山里赶马人的后人,小小年纪就孤身一人出外闯荡,是块好料。他又给马加了些青料就转到灶屋,将他看到的告诉了婆娘,並囑付送些吃的过去。这女当家的将一盆蕃薯芋头送进房时,见小娃子正解開竹篓在喂饲那些鸽子。“小客官、将就吃些吧,后院有水可洗嗽,早些安歇。”她说完紧盯了这娃子两眼就出房去了。

    次日女店主叫娃子吃早,见门关着,连叫数声无回应。她将门推開,见小娃子仍仰躺在床上,心想可能娃子是太累,这一睡就失曉了。她走进房中见桌上的蕃薯只吃了半个,近床前一看,小娃子面色腊黄,嘴唇干枯,一模额头发烫,想来这住店的小娃子莫非染病了,慌忙叫來了当家的,老当家见这小娃娃如此模樣,心裡也未免一惊,急忙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后,复又解开他的衣摸了摸胸口,不无担心的说道:“这娃子真命蹇,怕是染上瘴气了。”“丑妞,还不快去请`土地爷'来看下”婆娘焦急地喊道。

    约两袋煙光景,“土地爷”隨着丑妞来到,还没进门就听见“土地爷”那粗旷的嗓门叫喊“山神老倌,什么燎毛的事大清早就把我叫来”,进来的是一个六十开外着侗装的老人。叫“山神老倌”的店主将因果说了一遍,“土地爷”来到床前看了看娃子的眉心、胸口,又将他翻转,撩起衣在他后心处推拍了数下后,复将娃子翻转仰卧,只见娃子眉心处一層黑影慢慢散开到眉额,土地爷叹了口气说:“这娃子染了瘴气,能熬到現在,多亏了有付好身板,我先弄些药给他服下,过两三天会有好转的。”随即叫丑妞随他去拿药。

    “山神老倌”将丑妞拿回来的棕黑色药末,用清水化开,用左手将娃子的腮帮捏住,娃子的嘴即自行张开,山神老倌迅速将药汤灌了进去后,用大手揩干净娃子的嘴,吩付婆娘给娃子擦擦手脸。山神婆娘将小娃子手脸擦净后,正在揩抹娃子上身,忽听丑妞一声尖叫……

    欲知小娃子凶吉,且待下篇。

相关链接: 《风雨牧鸽人之二》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9-03-31 15:00:34
故事情节真吸引人,过把瘾!!!
    2009-03-30 17:41:42
呵呵~好看~期待下一回合的故事~很喜欢图片中的那种意境,虽然略带沧桑却很宁静,仿佛能闻到稻草灰的味道了。。。。。。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