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多而杂是失败的根源

   

  以前养鸽总希望种鸽越多越好,看着这只不错,那只也不错,于是种鸽越养越多,越养越杂,小小的鸽棚不堪重负,每年作育赛鸽,由于没有保姆鸽,一年最多出两窝,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或者幼鸽出得不理想需要淘汰,那么用于比赛的鸽子,最多只有一两只,根本试不出鸽子的好坏。配对如果不理想,想换配对试验更难,因为试验鸽子很费时间,一试就是几年。最关键的是鸽子多了以后,管理不到位,造成作育的幼鸽质量下降,影响比赛成绩。


  刚养鸽时,因为没有主力种鸽,血统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过关,只要是信鸽都想试一试,心想万一出好鸽子,那就有主力种鸽了,于是,在没有优秀血统的情况下,真的是有点来者不拒的感觉。试验了几年,成功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有的鸽子其实并不优秀,但是个人感觉还不错,因此试验了好几年,期间也换了不少配对,就是不出成绩,反而有些优秀种鸽,基本上没出什么后代,偶尔出了一只,成绩却很好。


  当我试验这些鸽子的时候,常常为得不到足够多的后代,来进行放飞试验而苦恼。因为没有主次之分,成绩不见起色,种鸽一大堆,淘汰哪只都舍不得,真的是有点左右为难,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个高手来帮我选择淘汰,把最差的鸽子淘汰,那怕淘汰得只剩一两只都好,到时候重新引进种鸽,成绩可能也会比现在好。


  在种鸽没有重点,种鸽品种杂乱的情况下,通过几年的试验,让我清醒了不少,狠心淘汰了一些鸽子,种鸽少了很多,现在还有十多个品种,但是我还是嫌多,有时候朋友支持的好品种我也不想要,因为我想把品种压缩到四五个,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试验的时间,而且有更多的时间精心照顾鸽子,如果血统错不开的时候,那么适时引进一只高品质的鸽子,用来杂交其它鸽子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样成绩会比较稳定,而且也可以实现精养、少养的科学养鸽观念。


  通过淘汰,提高了鸽子的质量,种鸽水平有了提高,比赛也有了一定把握,鸽子再也不象以前那样大量的丢失了,每年不但保持一定的归巢率,而且速度也提高了不少。现在我基本上将品种保留在四五左右,鸽子也知根知底,试验鸽子只局限于新引进鸽,换配试验也变得容易操作了,连续三年成绩都还可以。


  现在看到不少鸽友还在走我走过的老路,心里真不是滋味,想坦言告之,但能听进去的鸽友真的很少,虽然也有鸽友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棚中没有过硬的种鸽,因此还是采取广种薄收的方法,希望出现可以镇棚的鸽子,到时候有了成绩比较稳定的种鸽后,再采取精养、少养也不迟,但是这种做法,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而且还非常浪费时间,时间一长失败的次增加,不少鸽友觉得养鸽子很累,信心受到打击,雄心壮志慢慢消失,甚至出现弃养的现象。


  因此我觉得养鸽之初,就要选择优秀的品系,让人养一辈子都不后悔的好品系,用这样的两三个好品系为基础,以这两三个品系互配,在育种需要时,才适当的引进一两只优秀鸽子,这样专心培育、研究两三个品系,成功的机会大大提高。而且实现了精养、少养,如果成绩还可以,应该说就可以避免品种多而杂,带来的负面影响,养鸽也才会有更多的乐趣。


  我想这就是少则当宝,多则当草,的原因吧!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7-12-24 20:08:07
种鸽多而杂,将会令鸽主一无所成。种鸽因杂而乱,因乱而多,因多而想面面俱到,因面面俱到导致鸽主精力不集中而失败。引种是要经过深思熟悉后才能进行,如果参加公棚比赛,建议引进适合良好天气飞行的品种,因为大多数的公棚比赛会选择良好的天气。飞本地比赛的鸽子要找当地比赛赛绩连续优胜的种鸽引进。一且确定引种的目标,引进三至四对种鸽足以。最高明的赛鸽家也不可能引进的每一羽都是好种鸽,这就需要筛选。从种鸽的子代中根据赛绩筛选出配对最优秀的种鸽,留好去次;赛鸽也是一样的筛选方法,优胜劣汰。再优势互补,提纯复壮,增加种鸽的基础实力,培育出一路属于自己的成绩优秀有特色的血统鸽。
    2007-12-21 8:30:53
种鸽多而杂的确是个问题,尤其是业余爱好者,一般都比较少,如果种鸽多而杂的话,他的配对方式只能是不停的杂交,因为没有哪个人想让自己棚里多一个闲鸽子,尤其是种鸽,杂交第一,二代也许能有点成就,那么代数也多,之前的种鸽也慢慢老化,这样就选不到好的基础种鸽.
    2007-12-18 16:18:04
种鸽多而杂,将会令鸽主一无所成。种鸽因杂而乱,因乱而多,因多而想面面俱到,因面面俱到导致鸽主精力不集中而失败。引种是要经过深思熟悉后才能进行,如果参加公棚比赛,建议引进适合良好天气飞行的品种,因为大多数的公棚比赛会选择良好的天气。飞本地比赛的鸽子要找当地比赛赛绩连续优胜的种鸽引进。一且确定引种的目标,引进三至四对种鸽足以。最高明的赛鸽家也不可能引进的每一羽都是好种鸽,这就需要筛选。从种鸽的子代中根据赛绩筛选出配对最优秀的种鸽,留好去次;赛鸽也是一样的筛选方法,优胜劣汰。再优势互补,提纯复壮,增加种鸽的基础实力,培育出一路属于自己的成绩优秀有特色的血统鸽。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