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的远程、超远程优良品系鸽还要不要保留和发扬呢?

主持人:刘建川
前言:
远程、超远程比赛是中国传统比赛项目,与天争,与地斗,胜利者才能成为远程、超远程归巢鸽。你认为,对于这样的鸽子是否值得保留和发扬呢?
以下为会员的观点阐述
小小鸽(正方):比利时,荷兰的许多著名养鸽家,都是从短距离起家,以远程赛成名,而我们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相反的路子。欧洲虽然每年举行众多的短中程赛事,可是他们把每年的重点仍然放在了一年一度的巴塞罗那国际赛上。如果我国的远程赛继续冷下去的话,很多有潜力的种鸽往往会被埋没掉,将来重振起来,又将落后于欧洲若干年。所以,中国的远程、超远程优良品系鸽应该保留。
支点(反方):远程和超远程在距离上的区分我理解为,远程800-1200左右,超远程1500以上。所以,简单表示下观点:远程可以适当或是在某阶段重点保留。超远程没保留的必要了,无论是超远程的赛制还是超远程的鸽子。在当今时代已经失去了比赛的意义。远程跟超远程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了,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从比赛角度来说:远程有它继续存在的道理,既符合赛鸽本身的生理本能又符合体育比赛的要求。而超远程是既违背赛鸽生理本能也不合法体育比赛要求,完全是人为的一厢情愿。从物种发展要求来说:远程比赛的极限范围还在赛鸽生理、本能范围内。而超远程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极限,从寥寥无几的归巢率就可看出。赛鸽不是候鸟,不需要具备3000公里归返的本领。
老麦(正方):支持,应该保留。无论从物种保护角度还是从国内比赛翔距逐渐趋远意识考虑。另,中国的国土辽阔,有些地区非远距鸽不办事的特例还没考虑。
李彤(反方):我自己主要是看我们鸽会的比赛路线来做决定的。鸽会现在全部是300.500.700公里的比赛,再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有跟着现实走了。
统一鸽舍(正方):首先我先阐述我的观点:我觉得优良的国血应该保留和发扬!以下阐述我的论述:
1.当今长程和超远程指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长程应该为1000公里到1500公里以下的距离,超远程则指的为1500公里以上的比赛。那么如果按照国外的比例600公里以上就应该算长程了,那么超远程可可想而知也有大幅度的下调。
2.举个例子:我苏州合养鸽子的朋友就有这样一只老雌(9岁),起祖辈考证一下,全是在上海长程和超远程飞的很好的鸽子,也可以说都是老国血,这羽鸽子的子代在苏州从02年到05年在1000公里到1500公里之间共飞出了5个冠军,其孙代,在苏州500公里的大奖赛上也飞出过亚军和10名以内的名次多次,所以打破了国血飞短不快的神话!(只要配种正确,长短程国血都应该能有发挥)
3.再以地理环境论述我的看法:我一个青海的朋友,家里的詹森鸽子(原环所出子代鸽),在训放50公里(橡皮山到西宁)的时候就丢了,为什么这样呢,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西宁市海拔2100多米,而且山也多,在365天了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有一半的时间是被冰雪所覆盖的,这样恶劣的气候,国外的外血系鸽根本谈不上好的发挥,我朋友最后拿外血配老国血,今年300公里西宁大赛上也出了一些好的名次。速度也不慢!所以我觉得应该因地制宜!国血必有发挥之地!
4.作为一种特有的特色,优良的国血也应该被保留。作为长程和超远程起始较早的国家之一,把优良的长程和超远程国血鸽也应该保留,这是一种继承!继承一种别的国家没有的特色,为什么不好?
而对于支点兄以上的话我要反驳你几句了:3000公里鸽子是不是有归返的?说明优良的国血有这个能力归返对吧?这样说明它是具有这样的归返素质的,并没有违反什么本身或其它什么,对吗?候鸟,指的是需要迁徙的鸟类吧?鸽子属于留鸟吧。鸽子的千里归巢能力是其自身就有有的,或者是他天生的本性吧。
支点(反方):呵呵,既然是朋友。当然就不能看着朋友走弯路了不是。没有不吵架的夫妻,自然也就没有观点完全相同的朋友。不是说3000公里有鸽子能够回来,就可以设置为一个比赛距离。要看整体回来的比例不是?就好像奥林匹克的宗旨一样,要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这些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提出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就拿马拉松比赛做个比如,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能顺利完成比赛吧。而3000公里的比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鸽子),又有多少能顺利完成比赛?人类为什么不给自己在马拉松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或是二个马拉松?怎么不弄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只有10%都不到的比例才能够完成比赛?即使铁人三项这样的比赛,也是绝大多数比赛运动员能顺利完成的吧?而为什么偏偏到了与人类没有利益关系的动物身上就要弄出个,绝大多数运动员都不能顺利完成的比赛呢?再有:对于赛鸽远程和超远程,我们需要保留的是什么?我们要剔除的是什么?
统一鸽舍(正方):首先,先探讨奥林匹克,你阐述的宗旨是没有错误,但奥林匹克比赛运动是不是在冲击人体极限?象你我这样的如果去参加马拉松比赛有没有可能跑不完比赛?同样赛鸽在某种程度上可不可以比喻成赛人呢?我想是可以的!所以赛鸽也是在考证鸽子的极限距离!当然速度更是再考证,对吗?如果不是人把这些强压给鸽子,哪有我们今天的赛鸽运动?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考虑什么呢?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到和看到远程和超远程赛鸽的归巢稳定性,一羽速度快的鸽子,好天气得冠,坏天气就丢,那么它的作种价值是不是大打折扣了呢?没有稳定的归巢能力,而先去讲究速度,岂不是要走弯路?一羽优良的远程赛鸽在1500公里归巢后,首先说明它什么呢?稳定性好,因为它是 一站一站飞回来的。就象支点大哥所说"再有:对于赛鸽远程和超远程,我们需要保留的是什么?"所以说支点大哥也是知道我们必须应该有所保留的!
极品烂仔(反方):巴城国际赛只一千公里级,不再延伸。中国有自2000延至4000乃至5000公里的愿望和趋势,还要上拉萨,曲解奥林匹克精神的更高更远,狗带嚼子——胡勒。巴赛与中国超远程之间没有支撑与类比、促进关系,实际恰恰相反。小小鸽刚才说:“ 如果我国的远程赛继续冷下去的话,很多有潜力的种鸽往往会被埋没掉,将来重振起来,又将落后于欧洲若干年”,但是我认为,埋没是肯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近年超远程前名次鸽已是直接引进国外远程品系种鸽的后代了,速度明显提高。不是早年“有潜力”的所谓“中国优良品系鸽”了。
小小鸽(正方):这就是鸽友们忽略对国血管理的后果.也是国血被埋没的最好见证!
luobo(反方):那来的所谓国血、外血之分?在我眼里都是打比赛的鸽子,不要抱着超远程血统不放。赛鸽运动发展这么久了,无数次的比赛已经证明,鸽子适飞的距离最远也就1000公里左右,那还是在适合鸽子打比赛的地区。你非得说你的超远程飞得远,怎么不说你的归巢率是多少啊?
古凡(中间方):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选中间方,因为要分两方面讲,首先我从需要保留阐述,上面的正方朋友也说了,我国幅源辽阔,适宜长距离和超远距离的比赛,这是我国的优势,我们要发挥所长,将长距离比赛进行到底,另外,玩鸽子很大一部分人玩的是兴趣玩的是爱好,对于超远距离的比赛来说,能回来就是成功,这才是真正对信鸽的考验,,一种意志和精神的考验。从远一点讲,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一个信鸽爱好者,有理由有义务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超远距离鸽保留和发挥光大。在此我出希望广大信鸽爱好者积极行动起来,保卫我们的信鸽,我们中国特色的赛鸽。
我再说说不需要保留,从比赛和经济价值来说,超远距离的鸽子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因为现在比赛流行的是三至六百的比赛,这种赛事鸽子归巢快,鸽友一般一至二天内就能见鸽,在工作节奏相当快的社会,这种赛制更能为大家适应,要花个十天半月的等鸽子似乎已经不太现实(目前是如此,将来大伙都使用电子扫描可更先进的设备时就不好说了),而且中短距离的比赛奖金高,刺激大,比赛频率高,一只鸽子一个赛鸽能参加多次比赛,而超远距离却做不到这些,所以从这方面讲没有保留的必要了
vos(反方):我们四川放超远程简直是自杀,还是放飞500KM内的速度赛比较好。所以超远程应该在四川被放弃,其实大多数的人也这样做了。事实大于雄辩。
大红鹰(正方):首先我认为超远程赛既然是中国地域广阔而应生的比赛,那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发扬他!想当初,中国能以超远程赛为特色,首先应感谢的是祖国辽阔的土地。这一点即使在赛鸽再发达的国家也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受国外中短程赛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逐渐放弃了超远程赛,转向了中短程的比赛,然而,赛鸽运动的发展就是如此,在排除超远程赛因报到存在的诸多因素后,我们发展超远程是无可厚非的。当然这仅仅是指超远程赛,并不指超远程赛鸽!这里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超远程赛鸽不能在中短距离上夺名次,反过来也并不是只有原来的超远程鸽才能飞远距离,试想当今哪一系鸽是天生飞超远程的,这只是在人类的不断培育中建立起来的。所以我认为赛鸽上没有一定存在超远程的概念,中程\长程及超远程是人类给予的一个概念,许多国家现在飞长程赛1000K以上,但我们也不能说这些鸽子就没有飞2000K的能力了,相信多数人还是认同飞超远程必须有非常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及强烈的归巢意志,但我想信大家也见过在中短程比赛中发现有一个月才归巢的鸽子吧!所以我相信在我们鸽友们的培育下,超远程鸽完成可以融入到我们目前的鸽系中,我也相信这里有成功的概率,但只是宣传的人少一点罢了,嘿嘿,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超远程鸽在某一个转型阶段已被国人所弃也!!悲哀啊,就象有朋友提出的,"流行的不一定好"!相信鸽子的能力吧,不要因为人为强加圈圈而放弃了前辈们的心血啊。
欢迎点击进入:藏经阁
欢迎大家参与评论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