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信鸽获奖瓷匾背后的故事

  我家客厅门头上挂着一块瓷匾,这块瓷匾背后还有段心酸的故事。

     这块瓷匾上精刻着一个面目丑陋的魁星,肩背葫芦,手持拐杖,正回首翘望一亭亭玉立的美女,美女手举一枝盛开的莲花眺望风景,这一粗一细、一美一丑,十分耐看。匾框上有寥寥几字,框右写着民国叁拾陆年肆月贰拾日立,框左侧是开放湖熟镇,五城敬赠,而横批为点子叁奖。

     原来,这是1947年4月20日,南京城举办了一次信鸽比赛,一个品种为点子的信鸽获得了第三名,城南、城东、城西、城北、城中组成的鸽友协会为鸽子的主人颁发了奖品瓷匾。当时信鸽品种不是很优良,南京南郊湖熟镇距南京城也不过60公里之远,比起现在一放就是几千公里,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但却为南京信鸽发展史提供了一个数据和见证。

     听父亲生前说,1937年底,日军进攻南京前夕,父亲带着一家老小,匆匆出城“跑反”,先到江浦桥,以后又跑到安徽和县。由于一路疲劳,急火攻心,还水土不服,回来后落下个眼疾,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看了不知多少医生,始终不得痊愈。

     一次父亲到位于大行宫的药店抓药,一位医生讲,光吃药不行,眼睛自身还要活动,每天早晚要登高望远,看飞鸟,越远越好。舅舅于是从乡下要来几对鸽子,天天让父亲放飞,果不其然,父亲的眼睛还真的好了,但放飞鸽子的兴趣却丢不掉了,后经高人指点,让自己的鸽子和良种鸽交配,精心养护,终于培育出奉为上品的良鸽。

    有好几年,父亲养的鸽子,一年都要得几次奖。1954年,南京发大水,鸽笼夜里塌了,鸽子被黄鼠狼咬死好多只,父亲很伤心,加上工作忙,难以照顾,他索性把鸽子送人了,惟余下十几块获奖的匾。后来搬了几次家,搬一次家少几块,目前只剩最后这一块了。

    每当听到天上信鸽飞过留下的哨音,我都不禁想起小时候看到父亲登高远眺鸽群的情景。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