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9日 星期六 天气 阴
今天休息,本来可以去宁波见识一下2006年各个赛事的前几名大名鸽,由于中午要接儿子,只得放弃机会了。在家里闲着无事,顺手翻翻老杂志,看看海网,敲敲键盘不也乐乎!
看了《翱翔》杂志 蔡文龙写的“鸽坛笔耕的几点反思”深受感触。他概括了80年代到现在的鸽坛现状,我给他借牵过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反思之一,“麻雀会”里剖麻雀。
有道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置身在“麻雀鸽会”解剖麻雀,有如在“象牙塔”做研究,在“实验室”做实验,正是一条更有科研意义的道路,稍有逻辑思维的人们反过来也可以意识到,如我等所处小鸽会里赛鸽上出现的情况,譬如同样考量赛绩,小鸽会的赛鸽取得成绩除含金量小外,较之于大鸽会里产生的几万分之一个案,从中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当更耐人寻味。感到虽身居微型鸽会,若不能投身鸽友期望的赛鸽的“大海大洋”那还有什么意思!
反思之二,鸽界需要“股评家”。
指出不养鸽论鸽事有如经济学家和股评家不会炒股一样,提出的观点往往隔靴搔痒,不宜指导鸽事。
反思之三,“自弹自唱”蕴华章。
有心写作鸽文,除平时注意悉心总结自己的养鸽实践,观察分析周边的鸽事活动外,经常的阅读鸽刊、浏览鸽网也是养鸽人日常鸽事。
反思之四,鸽事何须避“人是”。
从开始养鸽子起,与鸽友交往侃鸽经的时候,总免不了从鸽子谈到人,又从某人言及到鸽子。有时话题说到敏感处,一些老道的鸽友总会煞有介事的忠告大家:“说鸽事莫议人事。”不知不觉里,渐以为这就是鸽界里一条不成文的行规。然而在进入某个情况要说清道明问题时,事与人,人与事往往息息相关,难以分割。刻意割裂人与事之间的联系,不仅多感到别扭,有时甚至产生秤杆没有秤砣,或秤砣离开秤杆,不能成事的结果。嫉妒是人类的天性,并非我们中国人的专利,尤其在充满竞争的赛鸽领域,中外鸽友概莫能外。问题是如何对待与处置嫉妒心理,其结果就绝然不同。
好好学习,引以自用!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