汰杀幼鸽要谨慎

  有的鸽友对幼鸽的汰杀很随意,往往以自己的老观念来决定幼鸽的命运,这样会让一个鸽舍过早地失去好鸽子。

   有人认为幼鸽耻骨长得松、软、开是淘汰的标准,其实幼鸽的耻骨发育有一个过程,如果过早地将具有以上特征的幼鸽给予汰杀,未免太随意和仓卒。本人曾经作育一羽幼鸽,在2月龄时其耻骨实在令人失望,松、软、开三者俱有,我想把它早早地“请出”鸽舍,但考虑到这羽幼鸽的血统优秀,暂时留在鸽舍里。同时我对它的耻骨也格外的留心,每过几天都要“摸一把”。通过几个月的不断观察发现,这羽幼鸽的耻骨逐渐发育得较硬、松开的耻骨也变得闭合了,幼鸽的骨架也变得符合我的作育标准。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太早对幼鸽“下手”未免过于草率,应该给幼鸽充分的发育时间,然后再做决定去留,万万不能在幼鸽身体发育的初期就枉下结论。另外,幼鸽的毛质好坏也是一些鸽友的汰杀标准。我想这里也有一些误区,幼鸽在五六月大换毛之前,其羽质的优劣还不好届定。因为,有的幼鸽在其生长期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导致其羽质发育不良,不符合主人的要求。但是有些幼鸽在主人的特地“关照”下,增加油性饲料、营养土等物资,其换羽期之后就有了一身漂亮、柔软的羽毛。我棚中就有一些幼鸽在小的时候毛质不好,它们替毛期内我给予充分的营养、水浴、红土蒜丸之后,换了毛的幼鸽就“乌鸡变得了白凤凰”了。还有,幼鸽个体大小有时也会左右人们的对幼鸽的态度。有的信鸽品种本身幼鸽的个体就比其它品格的幼鸽小,如果列入汰杀范围,未免增加许多“冤魂”。还是要具体分清什么原因造成幼鸽的弱小,如果是因为个体疾病的原因,那么没有什么可以留下的理由,尽早汰杀是情理之中的事。

    总之,对幼鸽的汰杀是一件棘手的事,必须十分谨慎。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6-09-28 22:04:27
好文,值得推荐!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