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养鸽人事例三四

     在我们养鸽队伍中,勤勤恳恳、节衣缩食、以微薄工薪收入脚踏实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学习,探索育种参赛者比比皆是,他们凭着一种对鸽子的热爱之情,始终为理想而奋斗不止。可是在鸽界也有那么一种人,他们由于受经济浪潮金钱洗礼,拜金思想的驱使,以另一种养鸽人姿态活跃于鸽市,过着以鸽欺诈谋生,完全丧失鸽德的养鸽生涯。这种事例我想鸽友们在鸽界也是屡见不鲜吧,但我仍想举例两则身边真实之事,来唤醒初养鸽友的警觉,以供引种者借鉴为盼。

     事例三:(因在前篇文章中已举例一二)养鸽者周某,我地区协会主要负责人(下岗待家大概已近十多年),鸽龄二十年有余,自称棚内存有原环种鸽二十羽(只应所谓原环鸽带包环,也不让鸽友上手,所以无法识别真伪),凭着自己职位的特殊性,完全以卖鸽养生,过着富裕的养鸽生活。此人年年参赛,可年年失利,成绩勉强也算平平。大家别看此人比赛成绩却不怎么样,但此人善结人缘,善于言词之故,售鸽生意却日盛不衰,最可笑的是这十几年中所支援出去的无论是种鸽还是赛鸽,均未获得过成功。那么,为什么还存在那么多人前去引种呢?我的答案是:1,是养鸽者(特别是初养鸽者)缺乏正确的养鸽理论指导,导致养鸽无知所致。2,是售鸽者对引种者巧言洗脑而造成这种结果。

     事例四:鸽协会员吴某,自称文化养鸽者,清闲时也兼修书法习作,一旦论起鸽经说得是头头是道,听者津津有味。自称有优秀种鸽三十多羽,而且血统书制作极其精致,每年春季可做出幼鸽三百羽,一对幼鸽售价百元。鸽友们可以想象:一个只有三十几羽种鸽的鸽棚,怎么能够做出三百羽幼鸽呢?这种现状犹如鸡场繁殖,其鸽子质量优劣自然不言而喻。几年来引入者参赛后更是苦不堪言,但我感到奇怪的是,此人年年如此育种,幼鸽却年年销售一空,这是为何?我的答案是:贫困,无知、初养者侥幸心理作怪所致。

     注:作者文章实属警示初养者为目的,没有别意,切勿对号相论为谢。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8-07-11 18:46:49
好像国内的大部分鸽友都是这样的,希望大家能注意这点!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