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鸽坛上关于鸽眼的争论最多的是“有用论”和“没用论”的两种极端观点。为什么说是“极端观点”呢?
首先针对有用论,讲这个观点的人大多把眼睛的作用夸大,似乎从眼睛就可以看到下代是不是冠军或是菜鸟,他们如果不这样讲,好象怕其他人说他不懂鸽子,特别是在对小辈“讲课”时更是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若是小辈们拿过来的鸽子是某某有名家的,就算他们看不懂,或是根本眼睛就不怎么样,这些所谓的老专家也会装出一副神秘的样子说:“好眼睛,里面有那么一点东西,太难得了,不愧是名家的鸽子”,小辈被他这样一说,更是一头雾水,问他所谓的一点东西是什么,在哪个位置,一般情况下得到的回答是:“你还年轻,自己慢慢看,以后会懂的”,这是典型的已经落后的又不甘心被时代淘汰的老鸽友一贯的做法。其实鸽眼有用是肯定,但不能太过分,譬如在我们潮讪地区,因为是丘陵地带,气候又多变,300或500公里的赛鸽眼砂不用太漂亮,只要简单的“薄,亮,淡”,这种眼砂一般人就看不上眼的,但它就飞得好,当然短程赛讲究最重要的是鸽子的身体素质和平时的管理,你把北方眼睛长得很漂亮又飞得好的鸽子带到这边来比赛,不一定就能飞得过本地的鸽子,700或1000公里讲究的是“厚,粗,眼志要带油彩”,属于“老派眼”的,它就能飞远程,这种鸽子眼睛漂亮,属于人家讲究的范围,如果你老是把这种眼睛漂亮的鸽子配在一起,出的小鸽眼睛也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它就是飞不快!所以说:讲得好不如养得好,长得好不如飞得好!
我们再来说说“无用论”,持这种观点的大多属于后生派,他们不会讲究,也不想去讲究,只要能飞什么眼睛都行,这是错误的,孰不知他们的成绩是建立在“失掉多少鸽子都无所谓,只要一只拿成绩就行”的思想基础上的,其实这样养法,有时候是得不偿失,也太冒险,大投入,少回报,用鸽海战术,就是出名也不值钱,或者根本就是昙花一现。其实,养鸽子跟打仗一样,要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没有准备的战”,这就是说,不能一昧地抛开“讲究”,而要“因地制宜”,要知道“一方水土飞一方鸽”,要真正了解当地具体是什么气候什么地形,究竟是那一种鸽眼才比较适应,才能做到“少跑冤枉路,立马出成绩,少花钱,拿大奖”,这才是养鸽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凡事都不要太极端,有用的东西要坚持学习下去,甚至达到研究的地步,无用的落后的观点要及时更新或者抛弃,进步也许会快些!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