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的冠军鸽

      前天早上7点,我县搭州鸽协的赛鸽车放飞南充,当日并没有归巢鸽,连赛鸽实力最强的西昌市,当日也仅仅归巢4羽,这次放飞比赛共集鸽一千多羽,由于我地处于山区,放飞赛鸽归巢率非常低,前几年北线500公里比赛,归巢率都在百分之十左右。这几年由于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归巢率又下降到百分之五左右。我县因为种鸽和养训都不如西昌市,所以归巢率相比之下就更低了,据鸽友打电话得知西昌市这次比赛,截止昨天晚上,也仅仅归巢了20几羽,邻县的泸沽镇鸽会也只归巢两羽,我县鸽协归巢一羽。


  这只鸽子是我的一只瓦灰雌鸽,环号为2005-1252896,是我县的老品系“五百五”的后代,相信读过我的文章“怀念五百五”的鸽友,都知道这系鸽子的来源。这只鸽子的母亲是我县500公里的季军,是我从鸽友手上买来的,父亲是上海1500公里的子代鸽,本身是300公里大奖赛的58名,普赛3名。


  由于我县赛鸽难度大,前几年500公里比赛,我都有没有归巢鸽,因此我定下的目标就是要突破500公里,但是几年下来都没有一只归巢,真的是非常遗憾,没有500公里归巢鸽成为了我最大的难题,也成了我的心结。一听到鸽友说:“我有500公里的,你有没有?”我就很不舒服,但是又没有500公里归巢鸽,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心里总是憋得慌。为了500公里有归巢鸽,我引进了好的种鸽,加强了养训,希望有所突破。但是还是不如人意,优种鸽的后代还是纷纷落马,没有一只500公里归巢鸽。而这只归巢鸽是本地老品种和上海鸽的结晶。从长相和眼沙上看和它的母亲一模一样,我认为是它的母亲的遗传起了作用。这次我的这只鸽子,在500公里上取得了突破,并获得了冠军,让我激动不已,我总结后认为是以下几个因素,圆了我的500公里归巢梦。


  1、 重视本地优秀的老品系,不管你棚中有多少世界名系,花几万几十万买来的好的品种,都要重用本地优秀老品系。原因很简单:本地鸽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和比赛已经几十年了,出成绩也是好多代了,比才引进的种鸽稳定。才引进的种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有的要好几代才能适应山区的比赛,虽然也有引回来就直接出成绩的,但是比例真的是很少很少。我地有一鸽友买回三十多万元的一对种鸽后,连续三四年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成了当地鸽友茶余饭后的笑柄,可是在鸽主的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当这对种鸽繁殖到第四代时,取得了冠、亚军及前十名的好名次好多次。


  2、 严格按照“三级训练”进行操作,不满一岁的幼鸽,只能参加300公里的比赛,如果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参加500公里比赛,象我们放飞条件较差的山区,放飞500公里比赛,鸽子的年龄最好在一岁半到两岁,参加500公里以上的比赛最好是2-3岁,我认为鸽子放小了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我这次回来的这只鸽子已经两岁了,是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重视鸽子的训,赛鸽从幼鸽开始就要适时训练,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鸽子的身体情况来考虑,身体好的时候要多放,身体差的时候要少放或不放。临赛时要根据鸽子的情况来训放,而不是根据鸽协的训放计划来训放,这一点我想是最重要的,因为训放是为最后决赛而服务的,只要能达到最后的目标,只要对赛鸽有利,训放计划随时可以更改。


  4、 养功大家都是最重视的,但是有不少鸽友,只重视开始比赛的那一段时间,临阵抱佛脚,甚至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高论”的。其实赛鸽的调养,应该要提前几个月就开始,有的甚至提前半年,因为有赛鸽高手提出,前一年根据鸽子换毛的情况,来判断今年的比赛,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赛鸽的调养是全年的,而不仅仅是比赛的那一段时间。


  这次比赛我取得了成功,我在激动的同时,我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因素,这些道理其实大家都是懂的,就看重不重视,有没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操作,成不成功我想和这些因素是息息相关的,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会获得成功,因为成功是不会降临不认真做事,而抱有侥幸心理的鸽友。


  希望引起广大鸽友的重视。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7-04-20 23:48:59
种养训练很重要,看了您的文章总感觉你们会员的赛鸽整体素质太差,另一方面管理和训练的问题也突出,解决问题应该从全方位的整体赛鸽素质、管理入手,一方面加大引进早熟的赛鸽优秀品种(台湾省参加百日关赛和其他几关比赛的品种就很好),二是加强鸽棚硬件设施的投入,一个好的鸽棚(不是豪华鸽棚的意思),是能比较好的实施调节管理的,健康管理好、状态好调整是能有好结果的;三、要不断的通过书刊、网络等方式向台湾省的鸽友学习各种的管理训练方法,向世界一流水平的比赛管理经验靠拢,四是鸽会的组织比赛工作也要发展,把养鸽会员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个人会员也好,鸽会也好,都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2007-04-19 22:32:59
四川的鸽友啊 成绩不错 恭喜 恭喜
    2007-04-19 8:58:07
分析得很有道理!特别是重视本地老品系这点我十分赞同。本地老的优良品系确实是经过长时间提炼出来的精品。我们周围的很多鸽友都有这个感觉:刚引进的优秀鸽子的子代非常之难出成绩。总的来说,就是还不适应本地的环境,特别是很多优秀鸽子都来自赛鸽成绩好的平原地区,引进到山区后,要想出成绩只能和本地优秀鸽子杂交,一般都要2-3代后才能出成绩,这也是山区鸽友感觉十分痛苦的地方.
    2007-04-19 8:28:21
看似平淡的赛后总结却可以看出鸽主付出的点点心血,都说四川是我国的赛鸽大省,果然厉害,鸽环的发行数量都达到了七位数!!
    2007-04-18 22:58:20
作者的分析很有道理,成功一定有成功的道理,失败一定有失败的原因。只是有一点我个人认为不是很合理,就像你说的那样重视当地的老品系,可是文章的中你也说到了你们当地的一位鸽友,引进种鸽,现在鸽子飞的也很不错,这就完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呀。在世界上有很多的适合长距离,恶劣地区比赛的鸽种,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那些鸽子呢?它们也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比赛,淘汰,最后才留下精英鸽形成的血统,比如像杨阿腾,势山等等到鸽系,都是有名的吃苦耐劳鸽,另外台鸽放艰苦的比赛也是很不错的。当然我们养鸽子也都是为了飞出一个好成绩,只是引进高品质的鸽子比起我们自己在原地探索要容易成功一些罢了,不是有一句话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的更远,难道不是吗?
    2007-04-18 19:14:18
不错啊,
    2007-04-18 12:48:58
要多在养上多下功夫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