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偶见所答,均系引用原文而答,并不存在“断章取义”。先生从未引用本人原文,而发议论,使人不明究里。这是不可取的。至于大作先在《赛鸽天地》发表,在下不知。因这个刊物,本人从无兴趣订阅(从未订一份可查)。刊物刊登之文章,不能代表刊物观点。而系文责自负。说句不恭的话,如陶永康先生审阅发而的大作而发。在下以为,还实不敢恭维(偶见作答,已表明作者的回应)在下两篇偶见所答,均先将齐先生论点列出,逐一作答。不象先生不引本人论点、观点(不引用“原文”),而空发议论。比如,“洋垃圾”也不着边际(是刘道斌针对问题而引)。本人只对“反驳者之观点”“引用作答”。而不在枝末细节上纠缠。齐先生应对在下作所引的文字(观点、说法)是否属实,而其作答是否成立。您应对在下对所引您的言论的反驳正面一一回应才对。比如先生否定超远程不承认就不是客观的。先生称:超远程赛“近乎残忍”、“缺乏人道”说,是肯定超远程赛吗?正视自己言论吧。如你肯定超远程,首先就会驳《赛鸽天地》所改的标题吗?先生此文,未对偶见作答引用原文反驳,实无再讨论的必要。另外,因先生不属“乡野村夫”,说先生“口是心非”,并无不妥。因您确实不是“乡野村夫”、“下里巴人”啊!至于“拙作”“拙文”,这在大文豪如茅盾、鲁迅先生不都是这样自谦常用吗?随举一例。鲁迅先生致鹿地先生函头一句就是“关于拙作的编选”(鲁迅书信集下卷第1249页第五行)。按齐先生高见,鲁迅就成了“口是心非”。这不是天下奇谈吗? 好了。就此打住。甘忠荣 2007。2。17。偶见而就